1. 铝棒行业现状:价格波动与市场需求
近年来,铝棒作为工业铝合金的重要形态,广泛应用于建筑、汽车、电子等领域。受全球能源危机、地缘政治及环保政策影响,铝价波动剧烈。2023年,LME(伦敦金属交易所)铝价一度突破2600美元/吨,但随后因需求疲软回落。
行业痛点:
- 原材料(氧化铝、电解铝)成本高
- 欧盟市场对低碳铝需求激增,传统高能耗企业面临出口壁垒
- 国内企业需提升ESG(环境、社会、公司治理)表现以增强竞争力
2. 碳足迹认证:欧盟市场的“绿色通行证”
欧盟“碳边境调节机制”(CBAM)将于2026年全面实施,对进口高碳产品征税。铝棒作为高能耗产品,若无法提供碳足迹认证,将被征收额外关税(预计10%-35%)。
案例:
- 某浙江铝企通过改进电解铝工艺,采用绿电(风电、光伏),使每吨铝棒碳排放降低30%,成功获得ISO 14067碳足迹认证,顺利进入德国汽车供应链。
- 某广东铝加工厂因未达标,被欧盟客户要求每吨加收200欧元碳税,订单流失30%。
3. 如何降低碳足迹?行业三大趋势
(1)绿电替代:降低生产能耗
- 云南、新疆等地铝企利用水电、光伏发电,碳排放比煤电降低50%以上。
- 特斯拉、宝马等车企优先采购“绿电铝”,价格比普通铝高5%-10%。
(2)再生铝应用:循环经济成主流
- 再生铝(废铝回收)能耗仅为原铝的5%,欧盟市场再生铝占比已达50%。
- 国内头部企业如立中集团已布局再生铝产线,满足欧盟客户需求。
(3)数字化碳管理:区块链追溯碳排放
- 阿里云、华为等推出碳管理平台,实时监测铝棒生产碳排放,提升ESG评级。
- 欧盟买家可通过区块链查询每批铝棒的碳足迹,确保合规。
4. 未来展望:ESG成核心竞争力
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,碳足迹认证将成为铝棒出口欧盟的硬性门槛。国内企业需:
✅ 加速绿电转型,降低生产碳排放
✅ 布局再生铝,提高资源利用率
✅ 引入数字化碳管理,提升供应链透明度
:
铝棒行业正从“价格竞争”转向“低碳竞争”,碳足迹认证不仅是欧盟市场的入场券,更是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关键。谁先拥抱ESG,谁就能在全球化市场中占据先机!
热门话题关联:碳中和 绿电铝 CBAM 再生铝 ESG投资